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,市委作出了“重拳治水”的決策部署,要求全市全面實行“河長制”管理,堅持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用水“三水共治”,強力實施重污染流域綜合整治、城鄉黑臭水體綜合治理、良好水體保護,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病害整治、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等工程,打造“宜居水岸、活水成都”。昨日,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對我市部分區(市)縣的治水行動進行了走訪。
昨日,記者跟隨新津縣水務局工作人員鄭舟來到安西鎮安西村路林盤,進入林盤內,只見農家院落旁有一個小荷塘,里面種著荷花、美人蕉等植物。正當記者感嘆村民的居住環境如此宜人之際,鄭舟一句話揭開了謎底,“這不是一般的荷塘,塘里的水是村民的生活污水經過凈化后排入,在這里進一步改善水質后排入溝渠?!?/p>
記者這才發現,這個荷塘,原來是用來凈化污水的人工濕地,并且是林盤生活污水處理凈化系統的**一環。今年以來,新津縣按“生活污水不下河”和“低成本、少維護、可復制”的原則,在部分林盤進行了生活污水改造試點,這一方式將在全縣的農村林盤進行推廣。
在村民阮玉華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她家屋后,只見這里有兩組各三個的長方形井蓋,一個圓形井蓋。鄭舟拿出隨身攜帶的鐵鉤,一面將井蓋勾進來查看,一面告訴記者,這就是收集村民生活污水并進行沉淀的凈化池,村民的各種生活污水,包括洗碗水、洗衣水、洗澡水、大小便沖水等,通過各家的管網接入這里?!斑^去我們站的這個地方是三個旱廁?!贝迕衤穱f,哪怕你把房前屋后打掃得再干凈,一走到屋背后,還是一樣的要捂起鼻子。而且,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小河溝,溝里的水也臟兮兮的。
去年,安西鎮依靠“強基興村”項目對路林盤進行了道路建設和風貌改造,接通了自來水和天然氣,路林盤的環境大變樣,但有一點美中不足之處,那就是生活污水仍然沒有得到收集處理。安西鎮黨委副書記何平告訴記者,當時,群眾為此找到村、鎮干部反映了他們的強烈訴求,“現在我們林盤變漂亮了,如果旱廁的問題能解決就更好了!”
來源: 成都日報(成都